学业证书查询:
请输入学业证书号码,点击查询结果!
水针刀磁线植入疗法治疗脊源性痛经
[概论]
凡在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生小腹或其他不适,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变化的行经疼痛,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往往结婚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
所谓脊源性痛经是由于腰椎下段椎旁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及骶髂关节半脱位等病理性改变导致的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生小腹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
水针刀微创三针法分离腰椎下段后关节囊及骶髂关节,同时配合腰椎呼吸分段侧扳法及骶髂关节三点定位快速闪动法整复错位法治疗脊源性痛经疗效确切。
[病因病理]
患者多由于下列因素引起该病:
1.腰椎下段椎旁软组织损伤及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损伤刺激压迫腰骶交感神经节,使腰骶交感神经节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子宫肌层痉挛处于一种无规律状态,从而引起了子宫缺血所致。
2.精神因素 妇女在经期可出现下腹坠胀不适,偶尔也有痉挛性疼痛,这是正常现象。由于疼痛仅是主观感觉,每人的痛阈不同,所以临床中表现的症状轻重也不同。
3.体质因素 有些平时无痛经的妇女,在健康情况减退时,可发生痛经,例如有些贫血或其他慢性疾患者常常伴有痛经。
4.子宫痉挛性收缩 一般认为痛经是由于子宫肌层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月经疼痛大多于月经第1、2天出现。
2.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
3.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4.腹痛常持续数小时,偶有1~2天有下腹部疼痛,接近月经来潮时加剧。
5.膜样痛经的患者则在月经第3~4天时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即消失。
6. 脊柱三指触诊法:腰椎下段及骶髂关节部位往往出现酸胀疼痛,触诊按压时可发现腰椎下段及骶髂筋膜区出现阳性结节、压痛等。
7.骨盆平片:发现骶髂关节半错位,尾骨偏歪或后翘。
[治疗]
1.按比例先配制痛经宁四联针。
2.选用无菌扁圆刃水针刀1~2支。
3.取3~5支经痛灵药磁线备用。
4.按水针刀“一明二严三选择”规程,取扁圆刃水针刀,在生殖病诊疗区及其腹前对应诊疗区阳性反应点松解病变结节,同时骶后孔分离术旋转分离3~6刀,注射痛经宁四联针,出水针刀。
5.在行水针刀微创分离术的同时应用水针刀微创三针法进行治疗:按水针刀微创三针法的“十六字要领”规程,在患者生殖疾病相关诊疗区,选取微创三针点:A针在骶脊外缘线;B针在骶后孔外缘;C针在尾骨根部背面。骶管裂孔外缘呈十字留线法,可直接刺激调节脊髓的神经纤维末梢,达到调节治疗内脏神经的功能失调的作用。令患者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留线水针刀,在治疗点斜行进针刀,平推进针3~5cm后推注痛经宁四联针,然后在上述部位充分扇行分离,当患者有酸、胀感时,边推线边退水针刀,将经痛灵药磁线留置治疗点的肌筋膜层,不使药磁线外露,出水针刀后,消毒针眼,贴创可贴。每隔1~2周1次,3~5次为1个疗程(图参见本章第三节)。
6.对于病程长者,可以在患者生殖疾病对应诊疗区,下肢生殖治疗点注入痛经宁四联针,水针刀纵行分离3~6刀,刀下有松动感后,留植经痛灵药磁线。若患者病情严重,可以做骶后孔松解分离术,留植经痛灵药磁线。
[动静整脊与松解手法]
根据脊柱三步定位诊断法,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找到T12~L2三突线偏歪的棘突与横突,采用呼吸推按复位法或摇腿揉腰法,使其恢复原来位置。骶髂关节半错位者,采用三点定位快速闪动法进行复位,伴有骶椎点头者,行双向推按法;骶椎仰头者,行单向推按法。
在生殖疾病相关诊疗区中枢线治疗点里给予按揉叩击法,以充分舒展药磁线,松解病变区紧张的肌筋膜,达到增强疗效作用。
在骶髂筋膜及生殖病对应治疗区要给予按揉松解手法,以充分舒展药磁线,松解病变区紧张的肌筋膜,达到增强疗效作用。
在四肢治疗点要给予按揉松解手法,充分舒展药磁线,松解治疗点紧张的肌筋膜,以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
1.术前局部药物导入30分钟。
2.术后局部外照射30分钟,使局部药物及药磁线能更好的吸收。
3.注意生活起居,不要过度疲劳;控制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注意控制烟酒。
[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26岁,农民,已婚。患者17岁月经初潮,以后每次月经时腰腹酸痛,其后逐年加重,经来时出冷汗,疲倦乏力发凉,月经量多,色鲜红,每次月经来需卧床休息数日,曾中西药治疗无效。于1999年6月来我水针刀专科医院就诊,询问患者除有上述症状外,查体发现患者有严重骶髂关节后脱位。确诊为脊源性痛经,行水针刀微创三针法分离骶髂筋膜区,同时配合三点定位快速闪动法对骶髂关节进行复位,治疗3次患者明显好转,巩固一次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